Line FB
「雨水」的節氣養生法-黃帝內經的二十四節氣養生法

 

二雨水謹防濕邪
  
  (國曆2月19~20日)
  
  獺祭魚鴻雁來草木萌動
  
  【宜】喝粥,補腎健脾
  
  【忌】立即收起冬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此節氣代表天氣已經開始回暖,降雪減少,雨量增多。
  
  古代將雨水分為三候:“一候獺祭魚;二候鴻雁來;三候草木萌動。”此節氣,水獺開始捕魚了,將魚擺在岸邊如同先祭後食的樣子;五天後,大雁開始從南方飛回北方;再過五天,草木隨地中陽氣的上騰而開始抽出嫩芽。大地漸漸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但“雨水落了雨,陰陰沉沉到谷雨”,雨水時節,倒春寒時常會“不請自來”,雨水的降臨會導致氣溫降低,所以不要過早脫去棉衣,以防風寒侵襲,引發感冒、關節炎等,“反了春,凍斷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黃帝內經》說,“春主肝”,肝髒在春季活動比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導致損害脾胃。同時,因為降雨的增多,濕氣加重,濕邪易困擾脾胃,所以,在這一時期,一定要注意對脾胃的養護,健脾利濕。
  
  雨水來臨濕氣重,當心脾胃受傷害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春雨綿綿的序幕也即將拉開。杜甫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來贊美春雨的及時,而韓愈的“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更是揭示了在春雨的滋潤下萬物萌生點染春色的情景。
  
  萬物的生長都離不開雨水的滋潤,但人體在這雨水的長期“滋潤”下,不僅渾身會有黏膩感,往往還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症狀。
  
  《黃帝內經》中說“濕氣通於脾”,這是由於人的脾胃受到濕氣困擾所引起的。所以,這一時期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健脾祛濕,將多余的水分排出體外。那麼怎麼做才能達到健脾祛濕的良好效果呢?
  
  唐代藥王孫思邈說“春時宜食粥”,這提醒我們在春季應該多喝一些粥。
  
  粥的營養和美味也是為古代文人們傳頌不已。蘇軾在品嘗了豆漿中加入無錫貢米熬煮的粥後,寫下了“身心顛倒不自知,更知人間有真味”的詩句,大力贊歎粥的美味。陸游也深懂食粥的好處,作了一首《食粥》詩:
  
  “世間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曹雪芹也是極其好粥,在其所著的《紅樓夢》中寫粥的地方頗多,他的祖父曹寅對粥也是很有研究,曾編寫過《粥品》一書。而清代王士雄更是將粥稱作“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粥確實是名不虛傳,它以米為主,以水為輔,水米交融,不僅香甜可口,便於吸收,還能補脾養胃、去濁生清。加入一些藥材後,更是能治療一些慢性病,對身體很有滋補作用。而且民間也有著“春天喝粥,勝似補藥”的說法,所以,我們應該多熬些粥喝。
  
  祛濕極品粥非“薏苡仁黨參粥”莫屬。其食材只需兩樣:一是薏苡仁,一是黨參。
  
  說到薏苡仁,民間稱它為“天下第一米”。據《本草綱目》記載,薏米健脾胃、消水腫、祛風濕、舒筋骨、清肺熱等,它的美容功效也是眾所周知的,據說著名的化妝品高絲雪肌精的主要成分就是薏米萃取精華,不過,與其塗在臉上不如吃到肚子裡,讓它由內到外都滋補。此外,薏苡仁還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抗癌食材,桂林地區有首民謠中的歌詞是這樣的:“薏米勝過靈芝草,藥用營養價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立功勞。”
  
  關於黨參,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引述了一個這樣的傳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將國家劃分成36個郡來管理。當時有一個郡叫上黨郡(現山西省長治及平順縣一帶)。隋文帝在位時,上黨郡發生了一件怪事。有一戶人家一到晚上就能聽到屋後傳來的叫喊聲,待去察看時,又始終見不到人影。偶然的一天,他們發現屋後距家一裡多的地方有一棵特殊的植物,此植物的枝葉和周圍的其他植物差別很大。於是,他們決定把它挖出來。挖了深達五尺後,才終於看到了它的根部。等全部挖出來後,才看到它形如人體,似有四肢。而此後那戶人家也再也沒有聽到叫喊聲了。這事也就慢慢地傳開了,當時的人們認為這是受益於“地之精靈”的“神草”。這種“神草”就是現在的黨參。黨參因其根形似人參,所以在古代也被稱為人參。在唐、宋、元等朝代都曾是地方敬獻給皇宮的貢品。“唐代大歷十才子”中以寫“春城無處不飛花”而出名的韓
  
  也曾到上黨郡游玩,並寫有《送客之銅是》:“官柳青青匹馬嘶,回風暮雨入銅是。佳期別在青山裡,應是人參五葉齊”作為紀念。詩中的“人參”指的就是黨參。

 

黨參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補肺、益氣生津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稀溏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本草正義》記載,黨參“與人參不甚相遠”、“健脾運而不燥,滋胃陰而不濕,潤肺而不犯寒涼,養血而不偏滋膩。”若將薏苡仁與黨參一起熬粥,既能健脾胃,又能祛脾濕,還能補氣血,實在是一道不錯的食療佳品。
  
  關於薏苡仁黨參粥的做法,其實很簡單。就是取薏苡仁30克洗淨後濾去雜質,放入涼水中浸泡2小時;黨參15克洗淨後切成薄片,粳米200克淘洗干淨,然後將三者放入鍋中,並加入1000毫升清水。先用大火煮沸,鍋開後撇去浮沫,再用小火慢慢熬上約半小時。等到粥熟後,可依據個人口味放入冰糖調味。再燜煮一會後,就可以盛出來吃了。每天拿來當早餐吃很不錯,不僅能祛濕健脾,還能補氣補血,實在是物超所值的滋補佳品。
  
  當然,就像穿衣戴帽要符合每個人的風格一樣,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吃這個薏苡仁黨參粥。此粥滋補效果雖好,但大便燥結和氣滯、火氣大的人不適合吃。
  
  除了薏苡仁黨參粥之外,能祛脾濕的食物還有很多,如茯苓、芡實、小米胡蘿卜、冬瓜、萵筍、扁豆、蠶豆、鯽魚等,在日常飲食中,我們要多吃這類食物。需注意的是,花椒能散寒除濕,在炒菜尤其是一些如菠菜、芹菜、白蘿卜等寒性或涼性的蔬菜時,可以適量放入一些花椒,但容易上火的人就不必了。而且平時也不要吃一些太寒涼的食物。
  
  早春“捂一捂”,有量也有度
  
  春季是由冬寒向夏熱過渡的時節,正處於陰退陽長,寒去熱來的轉折期。此時人體經過一冬的收縮,開始變得舒展,毛孔也從封閉狀態到開始張開。這時如過早脫去冬衣,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感受風寒致病,如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肺炎等。
  
  《攝生消息論》中說:“春季天氣寒暖不一,不可頓去棉衣,老人氣弱骨疏體怯,風冷易傷膜理,時備夾衣,溫暖易之,一重減一重,不可暴去。”意思是說,春天不要猛脫衣服,而要根據氣溫的變化,隨時增減衣物,尤其是老年人更要注意保暖。百歲藥王孫思邈也曾說:“春天不可薄衣,令,人傷寒,霍亂,食不消,頭痛。”而民間也有著“吃了端午粽,再把棉衣送”、“春捂秋凍,不生雜病”等俗語,可見,在這春寒料峭、濕氣襲人之際,還是要多穿一些衣服,適當地捂一捂,既是順應陽氣生發的需要,也是為了抵御時邪、預防疾病。
  
  那麼春捂到底應該怎麼捂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在中醫看來,春捂的重點是我們的下半身——腿和腳。《老老恆言》中這樣寫道:“春凍半泮,下體寧過於暖,上體無妨略減,所以養陽之生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中也提醒我們,春時衣著宜“下厚上薄”,就是說,春令時節,我們的下身應該多穿一些,而上身可以少穿一些。而中醫養生諺語“寒從腳起,濕從下入”講的也是關於下體腿腳的保暖。
  
  我們先從腳說起。腳,素有“人體的第二心髒”之稱。從經絡學上來看,人體的五髒六腑在足部都有感應點和反射區,《靈樞‧逆順肥瘦》中說,“足之三陽,從頭走足;足之三陰,從足走腹”。我們從中可以看出,足部不僅是足三陰經的起始點,還是足三陽經的終止處。足部的6個穴位分別對應6條經脈的根部。此外足踝以下,雙腳共有66個穴位,占了全身穴位的1/10。它們是五髒六腑精氣輸注、會聚的地方。這些地方受到濕寒侵襲,五髒六腑都會受到影響。而且腳位於人體的最底下,距心髒的位置最遠,血液循環最為不暢,所以腳更容易受到濕寒之氣的侵襲。腳部保暖除穿上合適的鞋襪外,每晚睡前還需用溫熱水浸泡雙腳。
  
  我們再來說腿。中醫上“風邪”是“六淫”之首,在《黃帝內經》中也有著“風為百病之長”的記載。在我們的大腿外側,膽經之上,有一個特殊的穴位,叫風市。什麼是市,市就是“雜聚”的意思,所以人體的“風市”就是各種風邪的聚集之地。所以如果不注意保護腿腳,風邪便會攜濕寒由這個穴位侵入人體,在風邪的長期侵襲下,容易形成“風寒腿”,患上風濕性關節炎等病。因此,我們應該注意腿部的保暖,腿部的保暖很簡單,只要穿上一件貼身的棉質秋褲就可以了。除了注意防寒保暖外,敲風市穴也具有將虛邪賊風拒之門外的功效。敲風市穴很簡單,坐著、站著都可以敲,尤其是當我們感覺累了的時候,敲20~30下左右,便會讓健康“隨風而至”。
  
  “干洗腳”的方法
  
  用雙手從大腿根部按摩至足踝,再從足踝按摩回大腿根部,重復按摩10~15次就可以了。這樣也可起到腿部保暖的作用。
  
  當然,“春捂”並不是說穿的衣服越多、捂的時間越長就越利於健康,而是有條件的。
  
  盡管春天已經到來,但早晚溫差變化還是很大,天氣的回暖至少需要10~15天,在這段過渡時間內,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所以,一般情況下,最短也要捂10~15天。當然,這只是一個大眾標准,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捂”的時間長短也不盡相同。體熱的人可以少捂幾天,老人、小孩和一些體質偏寒的人可以多捂幾天。具體情況還得根據氣溫、晝夜溫差和自身感覺來決定。
  
  首先要看看當時的溫度。您可以以15℃作為衡量的標准,如果溫度高於15℃,就可以適當脫掉一些衣服,但如果溫度低於15℃,那麼為了自己的健康著想,還是先讓厚衣服多陪伴幾天吧。
  
  其次應該多關注天氣預報,了解晝夜溫差變化。早春時節,天氣乍暖還寒,早晚氣溫變化較大,提前知曉,既能為出行帶來方便,同時又不會因春寒突襲而影響身體健康。如果天氣預報告之晝夜溫差將超過7~10℃時,那麼防寒保暖就是必要工作了。

 

最後,“捂”不“捂”要看個人的冷熱感覺了。如果“捂”著沒有身體冒汗、咽喉發干,即便氣溫稍高於15℃也可以適當多“捂”幾天。但如果“捂”了後身體容易出汗,那就可以脫掉厚重的衣物了,以防“捂”出了汗被冷風吹襲,更容易生病。
  
  除了穿衣保暖外,也不要過早地摘掉帽子、圍巾;天熱出汗後,不要猛脫衣服,以免風邪隨疏松的毛孔侵入體內;洗完頭發應該及時用吹風機將濕發吹干,因為濕氣停留在頭部,容易由表及裡深入腦內,引發頭痛等症狀,如果再碰上涼風吹襲,“偏頭痛”則是在所難免的了。老人尤其是身體比較脆弱的人,不要用涼水洗臉、洗手,以防濕寒易侵襲關節和頭部。
  
  “春捂”是防寒保暖的必要工作,但也只是被動的防御,最好的方法還是平時多去散散步,多進行一些肢體鍛煉,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這樣才能增強機體抵御外邪的能力。
  
  肝脾相利,養肝莫忘調脾胃
  
  隨著雨水節氣的到來,雪花紛飛、冷氣浸骨的天氣漸漸消失,而春風拂面,冰雪融化,濕潤的空氣、溫和的陽光和蕭蕭細雨的日子正向我們走來。雨水時節空氣濕潤,又不燥熱,正是養生的好時機,當然調養脾胃應首當其沖。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全,則人體營養利用充分;反之則營養缺乏,體質下降。我國古代著名醫家李東垣提出:“脾胃傷則元氣衰,元氣衰則人折壽。”根據“春夏養陽”的養生原則,孫思邈也提倡“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由此可見這個季節調養脾胃的重要性。
  
  春季調肝養脾的食物很多,如糯米、燕麥、高粱、南瓜、茼蒿、四季豆、板栗、紅棗、山藥等,而在這些食物中,茼蒿(俗稱蓬蒿)既是時令蔬菜,又能養脾,是最適合不過的食療菜餚了。
  
  在古代,茼蒿不僅是百姓餐桌上的“常客”,後來更是登上大雅之堂,成為宮廷菜餚中的珍品,所以又名為“皇帝菜”。現如今,它也是一些知名酒店的菜餚珍品,如北京飯店的蓬蒿丸子湯,就被作為名菜載入了《北京飯店名菜譜》。同時,茼蒿還是台灣省名小吃蚵仔煎的重要原料之一。
  
  茼蒿的莖和葉都可以食用,吃起來不僅感覺脆嫩爽口,更有一股清香氣息沁人心脾。它不僅是餐桌上的一道佳蔬,更是一種良藥。因其一般的營養成分無所不備,所以它有著“天然保健品,植物營養素”的美譽。中醫上說,茼蒿性味辛、甘,食之能溫脾理氣、消食開胃、養心安神、降壓補腦,適用於脾胃虛弱、咳嗽痰多、小便不利、脘腹脹痛等症。所以,雨水節氣調養脾胃不妨多吃一些茼蒿,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許多人只是將茼蒿作為火鍋的必備菜品,台灣省作家張曼娟也曾對火鍋中的茼蒿做過描述,說茼蒿葉片上覆著一層細細絨毛,散發著野洌的清香,給人以十足的生命力感覺;在火鍋的油滑湯汁裡一過,茼蒿就變得柔軟、光亮,在煉煮下,愈發光彩煥發……實際上,除了作為火鍋“伴侶”,茼蒿的吃法還有很多,或用開水燙後加入蒜泥、芝麻等涼拌,或將其搾汁,或加入粳米熬粥等都是別具風味的。
  
  不過,《本草逢原》上說,“茼蒿氣濁,能助相火,禹錫言多食動風氣,熏人心,令人氣滿”,所以,一次不要進食太多。同時,體質虛寒而腹瀉者,也要少吃或不吃茼蒿。
  
  對於老年人來說,按摩腹部也不失為一種調養脾胃的好方法。具體做法是:先仰躺在床上,然後以肚臍為中心,用手掌在肚皮上按順時針方向旋轉按摩20次左右即可。也可以通過散步、做一些伸展運動來達到調養脾胃的目的。
  
  此外,中醫上說“凡憤怒、悲思、恐懼,皆傷元氣”,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遇事不要太急躁,盡量保持心平氣和的狀態,精心寡欲,以養元氣。
  
  春季養肝是根本,但更要加強對脾胃的養護,以免肝氣過旺,造成“肝強脾弱”的失衡狀態,影響機體功能的正常發揮。

收起
展開
li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