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 FB
「榖雨」的節氣養生法-黃帝內經的二十四節氣養生法

 

榖雨適時調情志
  
  (國曆4月20~21日)
  
  萍始生鳴鳩拂其羽戴勝降於桑
  
  【宜】清肺熱,常按摩
  
  【忌】暴飲暴食
  
  谷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進入這個節氣,氣溫升高較快,雨水明顯增多,而降雨對五谷生長有利,古人有“雨生百谷”之說,因為,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
  
  谷雨節氣期間,在養生保健方面要注意:
  
  一是防止脾胃病的發作。人體在每個季節交替的前18天內,脾都處於旺盛時期。此次清明節氣的最後3天,加上谷雨的15天共計18天,人們的脾胃消化功能一般比較旺盛,有利於營養的吸收,使身體能夠適應下一季節的氣候變化。但這一時期也是胃病的易發期,因為,脾胃好,食欲增,易於飲食過量,損傷脾胃。因而,提醒大家,盡管食欲大增,每頓飯也要保持七、八分飽,切忌暴飲暴食。每天堅持按摩足三裡穴,有助於平衡協調飲食,是健脾保健防病的最好方法。
  
  二是谷雨節氣中雨水較多,注意防治風濕性腰腿痛等疾病。總之,順應自然,調暢情志,合理飲食,加強鍛煉,就能做到身心強健,平穩地度過春季的各個節氣。
  
  三月百蟲生,風熱感冒也流行
  
  人之氣與自然界是相通的。如:春一月的發病以外感風寒的感冒為主;春二月以慢性病的復發為主;到了春三月,由於自然界的氣候以風熱為主,就會使得很多致病因子活躍起來,所以,這個月的病症也多表現為急性、熱性病發作猛烈的一個時間段。像腦炎、肺炎等急性的溫熱病患都會增多,2003年SARS最嚴重的時候也就是在這個時節。如果感冒,不發燒的情況下會很快好轉,一旦發燒很可能就會轉移為急性扁桃體炎、肺炎等。所以,谷雨前後最重要的養生要點就是謹防風熱所引起的感冒等疾病。
  
  其實說到感冒,大多是由外邪襲表、肺氣失宣所致。意思是說,外面的邪氣,如寒熱燥邪等攻陷人體的表層肌膚,擋住了人體與外界交流的通道,導致人體的氣體、能量等不能通過毛孔等宣布、發散出去,產生了諸如頭痛、惡心等一系列症狀。當然,風熱感冒是由於風與熱相合而形成的,要治療這種感冒,則需要驅逐熱邪,將表層的熱邪化掉,中醫稱之為辛涼解表。而我們常見的薄荷、菊花等都是很好的清熱解表藥,還有一種叫牛蒡的春季時令菜,也是非常好的清熱食物。牛蒡這種食物除了用於治療感冒外,同時也具有消除便秘、利尿、解毒、發汗、補血、強壯、強精等多種功能。女性生理不順時,如果能多吃用牛蒡所做的菜,馬上就會有驚人的效果。日本藥草研究家東城百合子在她的《藥草的自然療法》書中談到牛蒡時認為,牛蒡是病弱的人所不可缺少的優良蔬菜。她說:“牛蒡含有一種很特殊的成分,這種成分可以提高腎髒的功能,因此自古以來人們就把牛蒡當作一種利尿劑來使用。”可見,春季多吃牛蒡對身體是十分有益的。
  
  原料包括粳米50克,牛蒡根50克。做法是,先以米煮粥,另一方面用水煎牛蒡根煮開5分鍾後,去渣取汁,調入粥內,加糖調味溫食,涼食均可。這種粥在治療風熱感冒所引起的咽喉疼痛和食欲不振等方面皆功效卓著。當然,也可作預防之用。
  
  不過,在選擇用牛蒡根食療時,最好配合穴位的按摩,則功效甚佳。治風熱感冒首取的穴位就大椎穴。
  
  大椎穴這個穴位非常重要,古人說它是“諸陽之會”。為什麼這麼說呢,大家可以對照穴位圖看一下,這個穴在背部的最高點,背部本來就是陽面,所以大椎堪稱陽中之陽。而且,它是督脈與手部三陽經的交會穴,所以陽氣非常足。
  
  如果這樣講,您就以為大椎穴僅僅是補陽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這個穴位對於生長、改善肺呼吸功能等都有很好的作用。這當中,最顯著的就是瀉熱、發燒、高熱了。如《針灸甲乙經》提出大椎具有治“傷寒熱盛”的功效,《類經圖翼》也指出大椎具有治“身痛寒熱”、“風氣痛”的作用,《銅人腦穴針灸固經》則說:“大推療五勞七傷”,“風勞食氣”。因此,在谷雨這個風熱感冒多發的季節,一定要經常按摩按摩大椎這個穴位。
  
  按摩大椎適宜的手法有按法、揉法和搓摩法,都方便易行。我們先來說按法:按摩時首先應深呼吸,然後在氣止時用食指緩緩用力按壓穴位,緩緩吐氣;持續數秒,再慢慢放手,如此反復操作。使用搓摩法時,首選用食、中、無名指輕揉,壓力均勻放在穴位上,再盤旋撫摩。而揉法就比較簡單了:先以食指和中指或其中一指著力於穴位上,做輕柔緩和的環旋轉動。
  
  您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用上述一種方法或兩三種組合起來,每次按摩10~15分鍾為宜。此法適用於各種人群,而且不拘於時間,一天做1~2次即可。但需要提醒的是,年幼、年老和骨質疏松的人在按摩過程中手法一定要輕柔,避免挫傷頸椎。
  
  除了大椎穴外,風池穴、曲池穴、魚際穴以及合谷穴都是防治風熱感冒的常用穴位,也要經常按摩為好。
  
  莫走“桃花運”,謹防“桃花癬”傷身
  
  每年春暖花開之時,正是“桃花癬”的好發季節。桃花癬是人們對春季常見的一種面部鱗屑性皮膚病的俗稱。因其發生在桃花或杏花盛開的季節,其紅斑及丘疹又狀如杏花或桃花,故名“桃花癬”或“杏斑癬”。

 

  《紅樓夢》中曾反復出現過“杏斑癬”的字樣。如第五十九回中寫道:湘雲在清晨梳洗時,覺兩腮作癢,懷疑又犯了杏斑癬,於是向寶釵要薔薇硝。寶釵道:“前兒剩的都給了妹子”。“顰兒配了許多,我正要和他要些,因今年竟沒發癢,就忘了。”可見湘雲和寶釵都是思有此疾的。後來,她倆叫鶯兒到黛玉那裡方才取到薔薇硝。由此而推論:黛玉也曾患過杏斑癬。
  
  一提到“癬”,人們就以為它是傳染病。其實也不盡然,桃花癬就是不傳染的。因為它與霉菌毫無關系。從中醫角度來看,桃花癬是患者脾胃積濕、積熱過度,或外感風熱而導致的。既然桃花癬的致病原因濕熱有關,因此,在治療上當然以清熱為主了。
  
  《紅樓夢》裡提到的薔薇硝,其成分可能由薔薇露和銀硝合成。從藥用角度看,野生灌木薔薇的根枝葉花均可作藥,其性涼、甘、苦澀,可清熱利濕、祛風、活血、解毒。醫書記載:薔薇枝可治禿發;葉外敷可生肌收口;花則能清暑、和胃、止血,小量外用可治療口瘡及消渴,還能潤澤肌膚,去發膩脂。這裡說的“硝”,是某些礦物鹽的總稱,一般具有消散、拔膿、祛腐的功效,因而薔薇硝對桃花癬是有一定治療作用的。
  
  其他的治療方法,同樣以疏風清熱為主,如清代《醫宗金鑒‧外科心法要訣》上有“消風玉蓉散”藥方,用“綠豆面、白菊花、白附子、白族、白食鹽適量共研細末,加少許冰片後,研勻收貯。每日洗面代以肥皂”,專門用來治療桃花癬。而用中藥“五花湯”、“防風通聖九”也都是很有效的。
  
  另外,也可選擇一些具有瀉肺熱的作用穴位來輔助治療。魚際穴是手太陰肺經的滎穴,少商穴為手太陰肺經的井穴,兩穴都有瀉肺熱的功效。
  
  魚際穴位於手掌大魚際部的中點處,靠近第一掌骨的邊緣。點此穴時,拇指要立起用指尖用力點按,更易出現明顯的酸脹感。少商穴是手太陰肺經的最後一個穴位,拇指橈側指甲角旁0.1寸處,掐之可洩肺中之熱。由於穴區窄小,不好用力,故改用指甲掐按,疼痛感較其他穴位為甚,甚至會出現灼熱痛感,均屬正常。
  
  值得提出的是,桃花癬多發生在20歲左右的女性,一般到30歲後不治而愈。有些女性朋友愛美心切,往往亂用治癬藥治療,結果不但治不好(因為不是真正的癬),反而使臉上落下癌痕,造成不好的後果。
  
  走出情緒低谷,與春季抑郁說再見
  
  春季僅僅是我們的身體容易犯困嗎?不是,精神也容易犯困,身體犯困還可以小睡一下。精神犯困卻十分危險。每年的四五月份,在社會中有一個現象極其怪異——自殺。有關資料顯示,每年四五月份自殺率最高。而自殺的原因,多與抑郁有關。由此可見抑郁的恐怖了。
  
  那麼,什麼是抑郁症呢?對於這個問題,說白了就是心煩,想吃的不能吃,想玩的不能玩,志不得伸,氣不得抒。孔子周游列國,道不得行,抑郁得緊;屈原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抑郁得緊;康熙皇帝微服私訪,看上了人家的姑娘,卻礙於隨侍的某妃不敢大張旗鼓,也抑郁得緊。歷史上最典型的抑郁症患者,當數《紅樓夢》裡的林妹妹了,她最傷感的動作是葬花。看著暮春時節,落花紛紛,禁不住想起自己,一頓傷感,吟出《葬花吟》。倒是挺浪漫,但是林妹妹的抑郁應該讓天下女子為戒。正是她的抑郁、多疑、敏感葬送了她的性命。
  
  在中醫看來,春季抑郁症的發病原因,便是肝郁所造成的結果。因為人的精神心理活動與肝髒的功能有關。如果肝氣不疏,郁結不暢,不僅會導致氣血淤滯不暢引起周身氣血運行紊亂,其他髒腑器官受干擾而導致疾患發作。同時還會使一個人經常生氣發怒,情緒失控,這種情緒失控是非常可怕的。又因肝屬木,因此木的性格應該是舒展條達的,尤其是在春天,各種樹木都抽出了有嫩又軟的枝條,在風中輕輕搖擺。這就叫舒展,這就叫逍遙。樹木只有這樣才能茁壯成長,我們的肝也需要這樣才能健康。如果肝氣郁結,好比用玻璃罩把一棵樹罩住了,使其無法隨心所欲地抽條、生長,這對一棵樹來說,是恐怖的事情。難怪很多抑郁症患者都選擇了自殺。
  
  那麼,怎麼來治療抑郁症呢,其核心還在於調理肝的疏洩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選擇以下幾種手段來進行防治:
  
  第一是遠眺。這個方法看起來沒有什麼技術含量,但卻可以起到舒緩和振奮精神的作用。這種心情的頓然放松,其實就是舒展肝氣。
  
  第二是梳頭。最好選用牛角梳,或者木質的梳子,或者以十指代替梳子,俗稱十指鋼叉。梳頭是中醫養生中一種簡單實用的養生保健方法。古代養生家主張“發宜多梳”,《諸病源候論》說“千過梳頭,頭不白”,梳頭能疏通氣血,散風明目,榮發固發,促進睡眠,對養生保健有重要意義。
  
  第三是按摩十宣穴法。十宣穴位於十個手指尖端的正中,左右手共十個穴。十宣十宣,宣即為宣洩,《靈樞》上說:“病在髒者,取之井。”古人以失神昏聵為“病在髒”,所以刺激井穴最能調節情志,怡神健腦。《難經》上說:“井主心下滿。”所謂“心下滿”簡單地說就是“心裡堵悶不痛快”,這也是抑郁病的主要症狀。因此可通過按摩十宣穴來得以緩解。
  
  按摩十宣穴,方法有3種。最方便的方式是用拇指的指甲用力反復重掐,以有酸痛感為主,刺激總時間每次以不超過5分鍾為宜。也可選用牙簽或者等物品,以適當的力量進行按壓,時間約3~5分鍾,視個人感覺可稍加長時間。另外也可用“十宣”從額頭開始往後腦方向作點扣動作,既刺激十宣,又可提神醒腦,是治療腦神經衰弱頭痛、抑郁症,失眠等的常用方法。

收起
展開
line@
TOP